收視中國1152期
全文約3574字,閱讀需7分鐘
三、節目創新總體特點
1、 情感類節目開啟共情之旅,家庭關系類真人秀觸發現代家庭生活共鳴
近年來,情感類節目的創新發展與觀眾收視需求和審美期待的不斷提升相依而生,從上星頻道到地面頻道,都不遺余力地加大此類節目的創新力度。在創新理念上,除了以服務為初衷的為單身男女青年制造接觸與了解的機會外,更多的節目開始將側重點轉移到為年輕人和觀眾帶來泛娛樂化的共情和情感共鳴上,尤其以素人為主體的情感類節目,嘉賓的故事、觀點和想法到普通觀眾的映射,成為節目傳遞的主線和核心,觀眾獲得的不僅是娛樂的體驗,更能從嘉賓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從而產生共情和持續的收視熱情。
第三季度,江蘇衛視《我們戀愛吧》以素人參與和明星觀察為主要模式,6位身份背景迥異的素人單身男女在郵輪上展開為期一周的交往體驗,在相處中積極面對自身的情感問題,展現戀愛中的真實感和遺憾感,給他們一個傾訴與表達的平臺,并引發觀眾的共情與關注。東南衛視《漂洋過海來愛你》是一檔兩岸交友節目,來自兩岸的嘉賓在不同層面、不同維度,進行充分的接觸、互動和溝通,通過這檔節目創造、分享共同的城市體驗,并在其中挖掘出類似的成長經歷,感受到不分彼此的情感共鳴。地面頻道中,湖南電視臺經濟頻道《新戀愛時代》以父母與子女兩代人不同的婚戀觀為切入點,體現當代社會不同年齡層的代際關系,引發不同代際觀眾的情感共鳴。吉林電視臺鄉村頻道《鄉里相親》則立足為當地觀眾提供相親交友服務,貼近性和服務性更強。
現代都市社會,“家”的概念在不斷演進。以家庭為圓心,以家庭中不同成員的角色、關系、情感等為創新半徑的電視節目亦不斷俘獲受眾的關注,成為節目創新的新寵。尤其在近年火爆熒屏的觀察類真人秀中,以探討夫妻或者其他家庭成員間的相處之道,將親情、愛情中的代際關系和兩性關系碰撞作為主要看點,將共同創造和諧的家庭生活模式和智慧作為宗旨的電視節目日益增多,進一步觸發現代家庭生活共鳴。
上海東方衛視《做家務的男人》以男人做家務為切入點觀察家庭生活、探討家庭相處模式,提升了男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存在感,將男性在家庭里遇到的問題進行剖析,讓觀眾看到不一樣角度的家庭故事與人物關系。湖南衛視《我家小兩口》用三對分別處于不同婚姻階段的“小兩口”的生活經歷,對婚姻進行了全景式呈現,從他們婚姻個性的呈現,節目也展現出對婚姻共性的探討,為當代年輕人傳遞正確的婚戀價值觀。四川衛視《媽媽有話說》以女性視角呈現專業的母嬰知識、親子內容和家庭情感咨詢,并用特殊的環節凸顯兩代人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觀點,引發受眾對于健康有序家庭關系的探討和共鳴。
2、 音樂綜藝以流行理念為傳統文化留影,創新深入歌曲內涵詮釋歲月留聲
音樂綜藝是擁有廣泛受眾基礎同時最具拓展性的綜藝類型,近年來,隨著節目樣式的創新日益面臨天花板,在內涵和表達上的創新成為其尋求突破的落腳點。不少節目通過獨有的表現手法將不同風格和類型的音樂進行融會和碰撞,以流行理念打造兼具現代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的音樂節目。在歌曲的選擇和歌曲內涵的詮釋上,節目更加注重對于文化底蘊的挖掘和對音樂文化的傳承,傳遞出一種向上的、積極的正能量,以及用音樂去傳承和發揚中華音樂文化的初心。
江蘇衛視《音浪合伙人》三位明星召集人帶領各自甄選的音浪合伙人團隊,為觀眾帶來風格迥異的表演,不同樣式、類型的藝術門類在舞臺上得以交流、融會、碰撞,以星素同唱的形式展現豐富多彩的文化底蘊,正如明星召集人王嘉爾所說“希望打造以流行理念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舞臺”。四川衛視《我們有歌》更是以高傳唱度的經典流行歌曲為載體,以不為人知的音樂創作故事為引子,帶領觀眾跟隨音樂,跨越時空,神游祖國70年歷史。節目以“說”歌的形式,講出經典音樂背后的故事,透過音樂故事看國家發展歷程,回味中華文化留下的寶貴精神文化。
地面頻道中,多檔音樂節目同樣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背景,唱響禮贊新中國、奮斗新時代的昂揚旋律。上海電視臺都市頻道《夢想齊聲唱》以甄選70人賀70周年為形式,選取來自社會各個層面的選手講述他們自身經歷,唱一首經典老歌,以喚起觀眾的共鳴,通過深挖參賽者背后的故事,傳遞濃濃的愛國情懷。吉林電視臺都市頻道《人人都愛歌唱家》廣泛海選全省熱愛音樂和歌唱的素人選手,以符合慶祝建國70周年主題的歌曲內容,歌頌新時代、新生活。四川電視臺公共.鄉村頻道《鄉村好聲音》突出“以農為本,全民參與”的宗旨,致力于以音樂,特別是地方民歌,展現地方文化、社會發展、民風民情,凸顯鄉村振興成果,推介地方旅游,促進農旅結合的多元化發展。
3、 節目創新突破次元壁壘促進代際溝通,銀發一族以全新姿態樂享健康人生
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傳播模式的創新,媒介觸點較之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加多元和豐富。分散在數字世界不同圈層中的受眾,擁有迥異的媒介接觸習慣,如何突破圈層和次元壁壘讓傳播有效到達更為廣泛的人群,同時促進代際之間的理解與溝通,越來越成為電視節目創新的突破口和發力點。
上海東方衛視《花樣新世界》就是在這一領域勇于進行嘗試的創新節目,倪萍、張晨光、范明三位中老年國民藝術家通過與網絡新生代合作,突破代際差異,代表“銀發族”擁抱新的網絡時代。他們用行動詮釋自己對于年輕文化的喜愛和向往,用短視頻記錄自身的成長與變化,打破社會對于“銀發族”的固定標簽?!靶牟焕?,自然潮”的slogan凸顯了節目破壁代際關系,體驗新潮生活方式的定位。
第三季度,地面頻道也有兩檔節目將目光聚焦于中老年群體,通過現場講述、歌曲演繹、歌唱競演等形式,不僅展現了她們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更為電視機前的銀發受眾樹立健康新生活的榜樣和典范。山東電視齊魯頻道《我的青春之歌》定位為一檔中老年勵志真人秀,節目邀請具有時代記憶和故事的中老年嘉賓,他們向觀眾講述他們的青春故事,并且把他們的青春記憶依附于經典歌曲,以煥發青春的驚艷形象現場重新演繹,可以說是一場大型“年代回憶殺”。長沙電視政法頻道《老爸老媽唱起來》則成為了長沙乃至湖南中老年人朋友圈熱議的歌唱比賽話題。節目為熱愛唱歌的中老年人打造專屬舞臺,他們可以盡情展現歌喉的獨特魅力,自信地展現屬于中老年人獨有的風采,傳遞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
4、 社交觀察節目化解人際交往之困頓,文化體驗節目解碼歷史之厚重
觀察世事百態,汲取生活智慧,可以說為近年來火爆熒屏的觀察類綜藝進行了最簡明有力的注腳。觀察二字帶有的社會研究屬性,構成了人們在觀看中得以親近和共情的重要線索——情感、家庭、職場、社交等社會關系,每個人都置身其中。觀眾通過對節目的收看,可以“觀察”到同樣的焦慮和欣喜,繼而反觀自身、引發共鳴。
而對于有價值的“觀察點”的尋找,則成為觀察類綜藝通過輸出更多社會議題供大眾思考的關鍵。浙江衛視《各位游客請注意》即立足星素社交觀察主題,節目通過聚焦當前普遍發生的關于都市生存的群體性焦慮——人際關系,讓觀眾從節目找到解決之道和情緒出口,通過細節呈現人際關系、社交心理的疑難雜癥,并提供化解困頓的討論及指引,使熒屏外的觀眾同樣感同身受,通過推演、反思,最終化解、治愈。
與之類似,文化體驗節目則通過節目中體驗者的真實體驗與感悟,通過生動的講解、敘事和演繹,賦予古跡真實的生命力,透過熒屏讓觀眾感受到古跡背后厚重的文化內涵與磅礴的生命力,建構起當代與古代交流的橋梁,為更多年輕人搭建與具有厚重文化承載的古跡之間的連接,解碼歷史之厚重。
北京衛視《遇見天壇》是大眾與當代天壇的一次穿越時空的交流。明星嘉賓們化身為天壇實習生,通過職場體驗的形式充分展現天壇各部門的運行,對天壇所凝聚的祭祀文化、建筑文化、禮樂文化、生態文化進行重新解碼,歷史故事再現的方式更是形象地向觀眾展示文物背后的歷史變遷,為冷冰冰的歷史文物注入生命力。
結語
綜觀2019年第三季度的電視節目創新,可以發現,創新思維和理念的升級已經超越了內容和形式創新本身,成為越來越多創新主體的突圍路徑。在原有的節目類型框架內,通過對于節目內涵的深度挖掘、對固有壁壘的破解和消融,加之對觀眾情感代入的強化和引導,不斷豐富節目創新本身的視域和內涵,這些日益成為各級廣電節目創新的新動能。行至年底,第四季度的創新市場仍然值得期待,是延續既往的路線前行,還是開啟全新的創新篇章,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收視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