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5
來源:網娛觀察(wldygc2016) 朱婷 王心怡
1月21日,原本延播的《青春有你》(《偶練2》)突然開播;一周前,命運多舛的《以團之名》上線;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創造營2019》也有望在近期播出。屆時,一場愛優騰的偶像團戰將打響。
《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的爆火,使得2018年被稱為偶像元年,各大經紀公司也刷足了存在感。例如十年磨一劍的樂華娛樂、宣稱要做中國最大的藝人孵化公司的1CM領譽傳媒、帶著“王思聰”光環的香蕉娛樂等。尤其是百分九與火箭少女101的成團,蔡徐坤、陳立農、樂華七子、楊超越、王菊等人躋身新晉流量梯隊,給中國偶像經紀的紅海又加了把火,越來越多的公司動了心。
時間拉回2017年,流量模式的奠定與演員流量化的交融是當年經紀行業的關鍵詞。彼時,四大流量還沒有成為“票房毒藥”,帝國三子已站穩頂流腳跟,黃子韜與張藝興奮起直追,85后小花愛情事業雙豐收。真可謂是流量們的高光時刻。
與此同時,演員流量化也在2017年趨于成熟,迪麗熱巴、胡一天、李現、宋祖兒等新人演員享受到了演員流量化的紅利。以劇造星2.0模式被嘉行、壹心、喜天、悅凱等新生代經紀公司運用嫻熟。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代言強勢介入的魔力堪比扶搖直上九萬里,為流量模式和演員流量化的長久發展,提供了穩固的基石。再者,粉絲經濟逐漸形成一條自閉環流水線,品牌、藝人、粉絲形成旋轉金字塔,這些嘗試都為偶像經紀的發展提供了可操作模版。加之優愛騰的助力,使得中國偶像經紀在2018年,蘇醒了。
1CM領譽拔得頭籌,超90家公司新入局
正如狄更斯所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于中國偶像經紀來說,同樣也是。
網娛觀察(ID:wldygc2016)針對2019年播出和在播的三檔節目(《演員的品格》、《以團之名》、《青春有你》),做了一份經紀公司圖鑒。
三檔節目,共110余家經紀公司(少量選手未查到簽約的經紀公司),有跨界玩家,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幾乎囊括了國內市場的大部分經紀公司。有意思的是,我們發現在這110多家經紀公司中,有超過90家是今年新入駐三檔節目的公司,之前并未參加過《偶練》和《創造101》。也就是說,除了一些最后在節目中嘗到“甜頭”的,絕大多數參加過《偶練》和《創造101》,但未取得好成績的公司,在今年,默默退出了爭斗。
回到圖鑒,1CM領譽傳媒、樂華娛樂、匠星娛樂、火核文化傳媒以及覺醒東方等公司,從參加節目的人數上,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完整版經紀公司圖鑒,后臺回復“偶像經紀”索?。?/span>
具象化來看,去年1CM領譽,派出六位成員參加了《創造101》,最終Sunnee楊蕓晴成功出道,成績不算驚喜但也還行。今年領譽則卯足了勁,挑選14人,先后參加《演員的品格》和《以團之名》兩檔節目,位居各經紀公司之首;從2010年就開始培養練習生的樂華娛樂,成為2018偶像元年的最大贏家。今年同樣來勢洶涌,派出了12人參加了《以團之名》和《青春有你》,依然走“老帶新”的路線,既有UNIQ隊長周藝軒,也有“星二代”張鎬濂;《青春有你》中,李汶翰更是一舉拿下主題曲的C位,地位依然牢靠。
同樣派出12人參加《以團之名》和《青春有你》的匠星娛樂,可謂是2019年的黑馬公司。據了解,它其實是合縱文化集團旗下的子品牌;另一匹“黑馬”則是火核文化傳媒。這個由SNH48所在的絲芭傳媒參投的公司,派出了10人的大團參加了《以團之名》,在所有為《以團之名》輸送新生的經紀公司中,僅次于領譽排名第二位。
2018年覺醒東方參加了《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雖未取得出道名額,卻借著節目的熱度,刷了一波存在感,并順勢推出了男團Awaken-F。今年,《以團之名》和《青春有你》也看到了它的身影,且兩個節目參加的人數相對比較平均。
偶像市場的爆火,讓這塊蛋糕看起來相當誘人,資深的公司選擇堅守,新鮮的“面孔”也想要來試圖分一杯羹。
據網娛觀察不完全統計,三檔節目共有超過90家新入局的經紀公司,絕大多數選擇一檔節目,派出1—3人,試水的意味頗明顯。
其中既有少城時代、海蝶、泰洋川禾這樣的名門,也有徐靜蕾創辦的鮮花盛開影業、管虎梁靜夫婦創辦的七印象文化、章子怡參投的飛寶傳媒和法人為關曉彤父親的彤夢心緣這樣的“隱形豪門”。
當然,也有一些為刷一波熟臉的公司。比如雖然成立于2012年,但是致力于演唱會、演出策劃的達意美施;成立于2017年的,合作出品過包括《古董局中局》在內的多部劇集的億星明加;2017年年底剛剛成立的勤嘉文化;2018年3月剛剛成立的出凡文化等等。
如果說去年是偶像經紀元年,那么今年,則是偶像經紀相對野蠻混戰的一年。隨著愛優騰紛紛推出偶像(明星)養成類節目,對于選手的需求日漸增加。如此一來,不論是深耕行業的老牌經紀公司還是新增的玩家,又或者原本就有藝人經紀底子的一些傳統影視公司,紅利期近在眼前,不愁前路無通道。
偶像養成成風口?
經紀公司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簡單回顧一下,2017年10月愛奇藝悅享會公布了《偶像練習生》項目;11月8日,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官宣了《創造101》,兩大平臺先后聚焦該領域,偶像養成成了風口,誰都想迎風招展。
以《創造101》官宣為時間節點來看,樂華娛樂、絲芭傳媒、時代峰峻等公司在此之前一直深耕偶像的培養。在網娛觀察看來,十年磨一劍的堅持,才夯實這些老牌公司練習生們的專業基礎,在比賽和市場中脫穎而出。
此外,還有一批觀察力極強的公司,迅速嗅到這波機會和紅利,趕上了風口。比如華誼兄弟時尚推選了Jeffrey參加《偶像練習生》,去年發了兩支單曲,作為常駐嘉賓錄制了綜藝《奇妙的食光》;傳奇星的練習生陳立農參加《偶練》時練習時長不足半年,學習舞蹈僅兩月,如今早已躋身流量擔當,代言、發單曲、上綜藝,穿梭在名利場;慈文傳媒的董巖磊,只練習了十天,還是“四舍五入”,節目結束之后,順利走起了影視綜三棲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像坤音娛樂這類白手起家的偶像經紀公司,憑借《偶像練習生》進入大眾視線,趁熱推出由岳岳、木子洋、卜凡、靈超四位練習生組成的團體ONER。據不完全統計,ONER已經拿下超過10個的代言/商業推廣,更是成為《天天向上》、《野生廚房》等綜藝的座上客,還發行了一張EP,在偶像男團中成績很亮眼。
《創造101》官宣后,有不少新的娛樂、傳媒公司成立,參加這三檔節目的就至少有八家。據查,新成立的公司,注冊資本百萬到千萬不等,其中光印文化注冊資本1000萬,創星力量達到2500萬。有一些公司已經有了不錯的發展,比如有此山文化與好妹妹、陳粒、焦邁奇等藝人展開了合作。
但大部分仍處于前期的摸索階段。它們在《演員的品格》、《青你》或《以團》中試了下水,遵循的策略大多較為保守,基本選擇推送一個新人參加一個節目。能不能逆風翻盤不好說,公司和新人刷個存在感還是可以的。至于以后的路如何走,效果如何,又是否會改變偶像養成市場的格局,還需繼續關注。
可以明確的是,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匆忙入局,偶像經紀這塊蛋糕,并不好啃。
偶像經紀2019:野蠻生長or回到原點?
2019年,對于中國偶像經紀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
在資本寒冬、人人自危的2018年,偶像經紀被看好,固然是好事。但就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影視監管日漸嚴苛,偶像經紀在2019年是更進一步發展還是退回原點,很大程度上,和現在市場上幾檔節目息息相關。中國偶像經紀始于綜藝,前期和中期的發展必定還是依賴于節目的傳播程度。
當然,打鐵還得自身硬,人荒也是一大瓶頸,各方面具備偶像潛力的練習生,是否跟得上節目的更新和迭代。
此外,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近兩年,主營業務為偶像經紀的公司幾乎沒有融資。一定程度上來說,資本沒有迅速轉移到偶像經紀,還處于冷靜觀望態度;現階段偶像產業的矛盾,更多集中在三家視頻平臺的較勁,以及平臺方與偶像經紀頭部公司之間的博弈,偶像產業就如同奶與蜜之地,利益才是永恒的。
那么,中國的偶像經紀,能否復刻去年的成功,再造一個蔡徐坤呢?
只希望不要陷于“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魔咒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