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5
近年來,在女性向劇集經歷了十年沉浮的同時,男性向劇集也走出了自己的路線,涉案刑偵、歷史正劇、仙俠玄幻……多點開花。自2014年一部紅透半邊天的游改劇《古劍奇譚》打造出“IP+流量=爆款”的公式后,第二年接棒的盜墓系影視劇更是將這一模式發揚光大。
盡管男性向劇集奮起直追,但依舊連續幾年敗給瑪麗蘇大女主?。ǔ?017年全民爆款《人民的名義》),它們大部分離流量大戶和劇王招牌,有著一步之遙。從2015年爆發的盜墓劇到2017年本格推理、社會派齊飛的熱門出海懸疑刑偵劇,男性向劇集好像更符合圈層網劇的打法,而轉戰電視屏幕后難逃撲街的命運。
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女性、男性向劇集拉鋸戰,去年的PK更是達到頂峰。一批主打男性受眾的大IP+大流量+大制作的頂配頭部大劇紛紛倒在宮斗爽劇《延禧攻略》和佛系宮廷劇《如懿傳》的石榴裙下。去年初被看好的男性向劇集折戟沉沙,唯有一些圈層小爆款在撐場,有些冷清。
如今來到2019年,女/男性向劇集的對峙仍僵持不下?;鹚幬妒愕膽饒?,雙方都使出了渾身解數搶奪受眾,毫無松口之意。嶄新一年,誰能占得先機?誰在吃老本、誰又在搞創新?
女性、男性劇集概覽
首先明確一點,女/男性向劇集是以劇集的男女受眾占比大小為衡量標準,而非以網文男女頻小說來判定其類別。因為后者轉化為前者,存在文字變影像的破次元壁過程,難免會有“性轉”。
縱觀2019年五大衛視和優愛騰三大頭部視頻網站發布的待播劇片單,可以根據主要受眾群將其大致分類。
其中,女性向劇集有正在熱播的周冬雨、羅晉主演的揭秘電視節目制作人的都市職場劇《幕后之王》,和浙江衛視周播的古裝武俠輕喜劇《小女花不棄》;待播的有經典翻拍劇《半生緣》《新白娘子傳奇》,電影咖湯唯、章子怡分別下凡主演的古裝權謀劇《大明皇妃·孫若微傳》和《江山故人》,老干部靳東搭檔蔣欣的都市情感劇《如果歲月可回頭》,趙寶剛執導、鄭爽主演的青春勵志劇《青春斗》,陳偉霆牽手娜扎的都市諜戰劇《風暴舞》,IP改編劇《山月不知心底事》《悲傷逆流成河》,雙男主劇《平凡的榮耀》《鬢邊不是海棠紅》,楊冪、李易峰分別主演的獻禮劇《巨匠》《隱秘而偉大》,井柏然、劉亦菲挑大梁的漫改劇《南煙齋筆錄》…
主演既有一線流量花生,也有實力演員坐鎮,出品方老牌新貴皆有,一派百花齊放景象。
反觀男性向劇集,同樣不甘示弱。1月底首播的易烊千璽、黃子韜聯袂主演的漫改劇《艷勢番之新青年》堪稱本月最值得期待劇集,此外今年的待播劇片單也是華麗耀眼。兩年前全民爆款劇《人民的名義》續作《人民的財產》將于今年登陸網臺,政策紅利下催生的一批流量演技派與實力派紛紛上陣的獻禮劇《瞄準》《破冰行動》《亮劍3之雷霆戰將》《芝麻胡同》《老中醫》等也將陸續接受觀眾檢閱。另外,古裝權謀劇《慶余年》《孤城閉》,武俠翻拍劇《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絕代雙驕》,盜墓劇《盜墓筆記重啟》《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均被提上待播日程。
與前幾年相比,今年的男性向劇集涵蓋題材類型范圍相當廣,既有前年片單中因多種原因滯后的劇目,也有去年新開機的項目??傊?,一場多元化的硬核之戰,號角已經吹響。
老套路與新氣象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無論是女性向劇集還是男性向劇集,在今年都統一了步調,呈現出用守舊策略穩固受眾基本盤與變革創新拓寬紅利收割領域的兩級化布局。
女性向劇集,今年不變的地方在于,依然是都市情感、青春+、職場、言情IP改編劇、大女主古裝五大塊支撐體量,其中后者里的一些腰部項目照舊采用衛視的周播模式消化配額指標;另外,特殊時間節點下識時務的產物——女性獻禮劇,也仍舊見縫插針當好配角。
變化之處則是,頭部的大女主古裝不再鎖定過往的高人氣宮斗和玄幻仙俠題材,轉向了權謀和歷史,這也直接導致今年頭部宮斗劇和玄幻仙俠劇的減量;去年圈層爆款《鎮魂》展現出強大的粉絲效應后,一些根據女頻IP影視化的雙男主劇集如雨后春筍正在來的路上;同時,影劇聯動劇《七月與安生》《閃光少女》、劇N代《雙世寵妃3》、衍生劇《三生三世枕上書》、漫改劇《南煙齋筆錄》等諸多新鮮劇種也陸續冒頭;而自去年《流星花園》捧紅新人F4和沈月之后,《新王子變青蛙》《轉角遇到愛》《命中注定我愛你》《放羊的星星》《家有仙妻》等多部經典臺偶劇也啟動了翻拍計劃,預計將扎堆來襲,只是不知道屆時能否讓與時俱進的少女心滿血復活。
此外,針對網生代的女性向劇集,除了一如既往深耕小而美的垂直細分領域,還出現了青春+運動的新物種,《強風吹拂》《網球王子》《青春拋物線》《追球》《乒乓》便是其中一些代表。
今年男性向劇集,一方面同樣延續了近年熱門的古裝權謀、武俠、懸疑、主旋律獻禮等主流類型,而且走的基本也是大IP+大卡司+大制作的頭部劇,和小IP+實力演員+大制作的精品劇的路子。
另一方面,有著巨大市場潛力待挖掘的男性向劇集經過前幾年的蓄力,急需揚眉吐氣,于是變中求生、多元開辟。
今年的“寵兒”獻禮劇不僅演員陣容各有千秋,還聚焦了反腐、創業、教育、民生、醫患等熱議話題,扛起現實主義的大旗;另外,政府相關部門也以出品方的身份積極參與,《破冰行動》背后有公安部宣傳局、廣東省公安廳,《拼圖》有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做背書,《傘兵魂》則背靠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工作部電視藝術中心……這些強大的“靠山”,無疑為該類男性向劇集增添了底氣。
另一重變,體現在歷史正劇與年代戰爭劇的雄風再起?!洞笄氐蹏煜隆纷鳛闄M跨12年歷程的《大秦帝國》系列的完結篇,與《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構成“四部曲”。有了前三部高口碑之作打底,此番再用厚重的歷史感渲染秦朝風云蝶變,將為男性觀眾帶來一場饕餮盛宴。同樣,抗戰劇《亮劍3之雷霆戰將》作為《亮劍》系列的新作,在前兩部高呼聲下,甫一官宣定檔就讓人引頸期待。
男性向劇集在今年還實現了升級,資深電影人深度入局為網劇保駕護航,馮小剛監制的《劍王朝》、陳凱歌監制的《外八行》,名導效應已經為劇集前期帶來光環,后期能否在市場一鳴驚人就要憑作品質量說話了。
此外,《盜墓筆記重啟》和《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兩部盜墓劇,預示了今年南派三叔與天下霸唱作為盜墓系鼻祖,將時隔四年正面開戰,這也是一場稻米和燈絲的終極對決。勢必在今年主旋律劇當道的熒屏撕開一道差異化缺口。
可見,今年男性向劇集求生欲很強,玩轉的花樣也比女性向劇集更多,可以說幾乎輻射了各年齡層的男性受眾。如果說女性向劇集是在固有受眾群的邊緣拓展,那么男性向劇集則彰顯了試圖打出滿貫本壘打的野心。
誰有黑馬和爆款潛質?
無論是舊瓶裝新酒的套路老劇,還是勇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先鋒劇,前者有可能因題材紅利、市場需求、主創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脫穎而出,后者也有可能因新意填補了市場空白、引領受眾審美口味、激活觀劇真空地帶等原因突出重圍。
預測黑馬與爆款,本就存在變數。只能在確保不變量與尋找最大公約數的基礎上做加減法,得出具有參考意義的結果。那么,今年接踵而至的女/男性向劇集,誰有突圍潛力呢?
女性向劇集里,《風聲》算是目前公布片單中的一抹亮色。企鵝影視出品,徐璐、文詠珊、趙立新等人主演,雖然演員陣容的競爭優勢不算大,但“女性向抗日諜戰劇”的名號就已噱頭十足。何況還有十年前口碑票房齊飛且拿獎無數的同名電影加持,為其鍍金。這回影劇聯動,想必會補足電影中未能完全展開的情節,極大豐富故事完整性?;驅⒊蔀榇祟惻韵騽〖囊粋€新標桿。
《我的真朋友》也頗具爆款品相,出品方陜文投為2018年劇王《戀愛先生》的操盤手,加上有朱一龍、鄧倫兩位去年的大勢演員加持,而且話題聚焦于百姓關心的房產,并將親情、愛情等人情冷暖穿插其中,極易引發受眾共鳴和引爆網絡話題熱度。
金馬影后馬思純搭檔鄧倫的《加油,你是最棒的》由電視劇巨頭華策操刀,講述了選秀藝人郝澤宇從人氣巔峰跌落神壇,再從過氣藝人翻紅、重返大眾視野的故事。期間男主角被卷入利益與親情、愛情纏繞的漩渦,最終從迷失中醒悟,明白“更好的自己”不是成功和輝煌,而是尊嚴、責任和勇氣的人生哲理。高人氣演員加盟、勵志的奮斗故事,很契合時下主流女性受眾的心理。
另外,主打垂直圈層受眾的小而美女性向網劇,也不排除有黑馬殺出。比如2017年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去年的《忽而今夏》,一個是學霸與學渣少女的校園甜寵劇,一個是從校園走出社會的異地戀疼痛青春劇,都戳中了女性受眾不同的G點而備受歡迎。
縱觀男性向劇集,將目光鎖定中醫行業的近代傳奇劇《老中醫》,由毛衛寧執導,高滿堂、李洲擔任編劇,陳寶國、馮遠征、許晴和陳月末等實力演員聯袂主演。題材新穎,還有直擊醫患關系的犀利話題,有去年大爆影片《我不是藥神》珠玉在前,也讓這部現實主義大劇潛力凸顯。從演員陣容、話題設置和劇集主題來看,該劇明顯更符合電視臺受眾的喜好,正好與播出平臺北京衛視的調性相符,預計口碑和收視率應該不錯,但沒有鮮肉小花引流,所以網絡端表現或許會稍顯乏力。
自兩年前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創下收視和口碑神話后,被寄予厚望的《人民的財產》將繼續高唱主旋律之歌。周梅森編劇,沈嚴、劉海波執導,靳東、閆妮、陳曉、黃志忠、秦嵐、趙立新等主演,眾人鋪就出一家國企在改革開放后的轉型發展之路,時代下社會生活的主要矛盾將一一呈現。為老百姓發聲,也將贏得觀眾的呼聲與掌聲。
由網文大神貓膩所著、堪稱男頻IP扛鼎之作的《慶余年》,在該系列小說每部豆瓣評分均破8分的基礎上所做的影視化改編,把張若昀、李沁、陳道明、吳剛等年輕演技派與老戲骨招致麾下。這部古裝權謀劇分三季播出,將家族、江湖、廟堂搬上熒屏,用出彩的群戲描繪出風云詭譎的故事畫卷。
在去年與今年新舊交替大放異彩的“國劇門臉”正午陽光,接連祭出《大江大河》《知否》兩個大招,前者男性向、后者女性向,均衡發展。今年待播劇之一的軍旅劇《尉官正年輕》,編劇劉靜、導演李雪,兩位成熟主創曾做過《父母愛情》《瑯琊榜》《偽裝者》等多部收視口碑大爆的作品,此番強強聯手,為劇本創作、鏡頭調度、畫面質量把關,此外還有政策和環境優勢加碼,該劇爆款品相初顯。
另外,一批粉絲充當自來水的大IP+大流量+大制作的劇集也紛至沓來?!镀G勢番之新青年》《長安十二時辰》有易烊千璽,《黃金瞳》有張藝興,《盜墓筆記重啟》有朱一龍……播出之際便是粉絲們集體為偶像貢獻網播量與收視率之時。
總的看來,去年男性向劇集被女性向劇集壓著打了一年,今年可是卯足了勁準備來場逆風翻盤。男性向劇集今年既有經典類型的回歸,也有創新類型的出擊,加上“他經濟”的復蘇覺醒,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壓制女性向劇集,又或許雙方會分庭抗禮。
值得一提的是,女/男性向劇集并非界限分明,其實暗藏著打通壁壘的規律。比如,一些男頻IP影視改編后本應偏男性向的劇集,在有了流量小鮮肉主演后,會因粉絲瘋狂安利和追劇的外力驅動強行性轉為女性向劇集。早前根據《誅仙》小說影視化的網臺劇《青云志》、網劇《天坑鷹獵》,還有今年待播的《大主宰》,都因為李易峰、王俊凱、王源擔綱男一號而扭轉為女性向劇集。
此外,還有偶練出道的陳立農首次任一番的《軒轅劍》、行走錦鯉楊超越參演的《長安諾》等等,當這些自帶男/女性向屬性的劇集變成粉絲向劇集后,“性別”就會根據偶像粉絲群體的性別發生相應轉變,如前者變成女性向劇集,后者可能變成男性向劇集。
同時,懸疑、探案等擁有男性向基因的劇集里融入雙男主或愛情等吸引女性受眾的元素,也是導致劇集性別變異的催化劑。譬如近日收官的《原生之罪》和待播的《紳探》都打出了雙男主牌,而且視聽語言上也較為柔和,提高了女性受眾的接受度。
而一些表面看上去更受女性觀眾歡迎的都市情感家庭劇,也會因為主角以男性視角切入,擊中男性觀眾痛點,將他們發展成增量觀眾,而變成男性向劇集。比如去年播出的《老男孩》百度指數的男女受眾占比分別為75%、25%,今年一部聚焦親子與留學話題的《帶著爸爸去留學》極有可能復制同樣的受眾路線。
最后,除了標簽明顯兩極化的男女性向劇集,“轉基因”劇集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帶來中性劇數量增加的趨勢。譬如《麻雀》《悍城》這類諜戰、警匪的燒腦劇,縱使有鮮肉參演,但也不會發生男女受眾占比懸殊的情況,而是會出現不相伯仲的五五分數據。
結 語
作為爭奪全民娛樂總時間的主力選手,劇集制作者們已經不滿足于在內容上求變創新,注重受眾體驗的跨屏互動玩法也正在探索中相繼誕生。但撇開這些劇集之外的加分項,回歸到內容本身,依舊有很多可提升之處。
盡管去年影視寒冬延續至今的言論被大肆宣揚,御寒指南也層出不窮,但究其一點,好內容才是影視從業者的自救法寶。無論劇集天生的性別如何,無論外界雜質污染下是否會滋生基因突變,唯有優質內容,才是打開觀眾心門的那把萬能鑰匙。
只有良心做劇,才能換來觀眾真心相待。所有投機取巧的噱頭和捷徑,終將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用其他方式補上。心中有光就有希望,抱團取暖也好,單打獨斗也罷,重要的,是那顆矢志不渝的匠心。
來源:劇研社